坚守人民立场 书写人民史诗

发布时间:2024-10-22
来源:求是网

       广袤的草原,蔚蓝的天空,鲜艳的蒙古舞袍随风漫卷,马头琴乐声悠扬飘荡……2024年夏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月”期间,一支支乌兰牧骑以“到人民中间去”为主题,马不停蹄地开展丰富多样的演出活动,足迹遍布祖国北疆大地。

数十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在大草原上起舞放歌,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为广大农牧民送去精神食粮,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曾不止一次为他们点赞,勉励他们“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表示“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在2024年第20期《求是》杂志重新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总书记深刻阐述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属性、价值立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鲜明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并向广大文艺战士发出号召:“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文艺为人民”,这条从延安出发、贯穿新中国文艺史的精神脉络,始终发挥着火炬引领的重要作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源源不断创作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总书记强调,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

人民需要文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且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总书记严肃指出,“以为人民不懂得文艺,以为大众是‘下里巴人’,以为面向群众创作不上档次,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总书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要求文艺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倡导健康文化风尚,摒弃畸形审美倾向,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

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要服务人民,就必须积极反映人民生活。能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总书记号召,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立志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

文艺要热爱人民。“情深而文挚”。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总书记强调,“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作家艺术家最大的幸福”。总书记要求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拆除“心”的围墙,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总书记特别强调,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对人民深恶痛绝的消极腐败现象和丑恶现象,应该坚持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今天,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14亿多人民投身波澜壮阔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国家的蓬勃发展,百姓的欢乐忧伤,构成了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充满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坚持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放歌书写,广大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